近日,龍崗區教師發展中心(下稱“發展中心”)與百色市靖西市教師發展機構、德??h教師發展機構達成“1+2”縣級教師發展機構協同體,三方在靖西市教育局舉行了深圳市龍崗區與百色市靖西市、德??h“1+2”縣級教師發展機構協同體啟動儀式,現場簽署了合作協議書。這是“深百”教育合作的進一步深化。
簽約儀式。
三方協同共進
搭建本土特色生態化體系框架
4月23日,在前期線上調研后,發展中心主任肖紅春率項目專班教研員、培訓項目負責人遠赴邊境縣城靖西、德保,與當地教育行政部門領導深入交流,實地走訪送培一線學校,共同商議適合百色靖西、德保的協同學習模式和方案。
今年,深圳龍崗將與百色靖西、德保教育協同共進,全力協助搭建起當地專業且具有本土特色的教師專業成長生態化體系框架。
4月24日,靖西市教育局副局長黎青艷、德??h教育局副局長農保重各自率教育局領導班子到現場參加合作協議儀式。儀式上,黎青艷向遠赴靖西的龍崗專家們表示了誠摯的感謝。她表示,自2016年以來,龍崗區派出7批名校長、名教師到靖西支教,如今的“1+2”縣級教師發展機構協同發展是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方針政策,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為核心,以普及教育補齊短板為突破口,以實施改革創新為抓手,不斷提升教育發展水平的重大舉措。她向龍崗專家們介紹了靖西市教育工作的基本情況,特別介紹了多年來靖西市教育局優化教育改革的實踐探索。
農保重表示,自2016年以來,深圳為德保大力投入了系列惠民工程、互派干部掛職鍛煉、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計劃等幫扶。隨著國家幫扶政策的調整和深百合作的不斷深化,深圳市對德??h的幫扶從最初的項目資金“輸血式”的幫扶,向著包括教育幫扶在內的全方位全縱深“造血式”幫扶轉變,“1+2”縣級教師發展機構協同發展項目是“造血”轉換的典型。
破解教師培訓難題
激活教師專業發展內生動力
儀式最后,肖紅春致辭。她說:“我們希望的不是帶來糧食,而是帶來種子?!睂τ谌绾纹平饨處熍嘤栯y題,怎樣最大限度地激活教師專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如何做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良好教育生態,肖紅春表示,龍崗已然形成了14年實踐相對成熟的教師專業化成長生態系統。她與團隊將傾囊相授,依托該系統為靖西、德保的“教師梯隊成長行政管理者、教師培訓規劃與實施者、專職教師培訓師”三類人員實施分類協同式培訓,對協同發展區域學科帶頭人、教學骨干實施同步聯動式培訓,達到縣級教師發展機構自身運行機制“造血”的目的。
肖紅春重點從搭建“成長機制”、形成“課程體系”、完善“培訓師與課程評價標準”、凝練“成果展示”等方面進行介紹。據悉,龍崗將協助靖西、德保開展二級輻射引領,吸引激勵更多的優秀教師參與課程建設,通過課程征集與認證、課博會等機制,提升課程品質,生成區域課程菜單,形成萬師創課局面,搭建起完善的教師成長機制、版權精品課程、優質培訓師隊伍、課程展示與實施平臺,最終盤活區域教師專業成長生態機制的運行。